新聞動態
空調維修有貓膩嗎?如何預防?
-
炎熱難耐的天氣,少了空調的陪伴會很難受,要是在夏季空調壞了,一般都會趕緊找人處理,但是也不能著急,空調維修還是需要多留意的,空調維修有貓膩嗎?如果有,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?
貓膩一:低價移、裝機
空調低價移機是最典型的空調維修服務陷阱。不少老式小區或樓房的過道里經常會出現一些“牛皮癬”之類的廣告,用空調移機的超低價格吸引市民。
他們一般的報價在50元—60元,但你最后支付的絕對不止這么多,因為他們可能在移機過程中又要追加運費和其他各種費用。
此外,“低價移機”中,安裝人員往往還會人為地造成“氟利昂”泄漏等問題,慫恿市民加氟。
防騙支招:家電出了問題一定不能貪圖便宜,亂找維修商??照{移機的費用和新安裝的費用差不多,50元就能移機幾乎是不可能的。如果對方想用運費來提高價格,那么一定要在移機前和對方協商好。
貓膩二:亂加氟或亂報加氟價
不少維修人員會以給空調加氟的名義亂收費,比如謊報用量,或者以國產和進口氟有區別為由亂報價格。其實國產、進口氟的質量、價格都差不多。
很多時候空調明明不缺氟,上門的工人莫名其妙給“加”上,并因此收費。而且,他們其實只是拿著氟利昂小罐做做樣子。這種無中生有的陷阱,消費者很容易碰到。
防騙支招:目前,市面上空調加氟的價格一般為150元/臺,而實際上氟的售價為每公斤20多元,一臺5P的商用空調機最多需要3公斤的氟,市民家中常用的1—3P的空調所需要氟的量和相應的成本就可想而知。
貓膩三:反復檢修,重復收費
維修人員反復維修,重復收費,讓人苦不堪言。事實上,空調維修行業中,以各種名目收費的項目還有很多。
防騙支招:一些正規的廠商通常會對維修過的空調作出相應的維修承諾,如維修三個月內發生相同問題,修理師傅將再次負責修復。
我國產品“三包”法等相關法規也有對此種現象的具體規定。而此時市民要做的,就是注意保管好相應的收費憑證和“故障零件”,以便日后出現問題時鑒定和維權。
貓膩四:用強酸強堿清洗空調
一些不正規的空調清洗維修公司或個人通常只是擦洗機殼、過濾網,對沾滿病菌、螨蟲的出風滾輪、冷凝器總成等部位卻視而不見,不進行深層清潔。
更要命的是,一些打出低價清洗的公司或個人,用低于正規清洗劑成本的價格吸引市民后,用廉價的強酸、強堿進行清洗,這樣清洗不但效果差,還容易導致空調損壞。
防騙支招:市民清洗空調時,要盡量選擇空調品牌的特約維修點,這樣才有品質保證。
貓膩五:更換銅管
除人為原因外,空調保修期內出現銅管破損的現象其實不多,但維修人員更換銅管的價格卻是獅子大開口。
防騙支招:一般情況,空調銅管的報價按P數為80—150元/米不等。如果銅管只是一般的折痕,特別是沒有影響到制冷的情況下,一般都不需要更換,但維修人員會以需要焊接銅管為由收費,這也容易成為他們斂財的理由。
貓膩六:張冠李戴
這個陷阱在空調維修行業中十分普遍,表現在維修人員常會把小毛病說成大毛病。比如空調不制冷,可能是線路板上的感應器或者遙控器的接受器出了毛病,成本只需10多元。
但一些維修人員會說成是內機電腦板壞了,要收費一百甚至二百元。
有時空調壓縮機不工作,其實只是一個小小的電容器的故障,維修人員“裝模作樣”的把空調的壓縮機清洗一下,二通、三通閥弄一下,其實只是換個電容器,就收取幾百甚至上千元的維修費用,而成本不過50元以下。
防騙支招:對一臺空調來說,真正維修費超過120元就已經算得上大修了,如果空調維修時超過這個價格,就必須小心提防。
貓膩七:超保亂收費
維修人員遇到超保電器時,常會有天上掉餡餅的感覺,其中的貓膩可想而知。維修人員會以超保需要加收人工費、配件脫產為由收取費用,而市民面對自己的機器是“棄之可惜”,于是只好“任之宰割”。
防騙支招:市民如覺得價格離譜時,可要求維修人員出示收費服務標準,各電器廠商對旗下維修人員都已做硬性要求。另外就是與第三點相同,要注意保管好相應的收費憑證和“故障零件”。
- 返回首頁 打印 返回上頁 下一篇